第五十一章 尾小记 (第1/1页)

加入书签

先前二十七章·章尾画影中有提及符牌时,就大概对古代的这类令牌设定做过些许介绍了。无论是鱼符、龟符或其他形式,依旧具有如统兵,传信的功用,亦是身份象征。

这次既然是大理寺令,那么首先就要看这个机构在唐代的大概情况。就个人看到的其主要职能应是定位为唐代多数时期的最高司法机关。战国《甘石星经》有云:“大理二星,在宫门内,主刑狱事也。”但年代久远,现存其中内容大抵为后人拾遗辑佚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倒是记有:“斗魁四星,贵人之牢,曰大理。”被《唐六典》中引用解明,同时也详细列出大理寺卿职责乃是:“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。”按“五听三虑”察情尽理。

那么再来需要说明的是个人写的“大理寺狱司”一职,在大理寺官员构成中是没有的,是个人根据存在“大理寺狱丞”、“大理寺狱史”、“大理寺狱吏”三个职位杜撰之物,这里主要是为了渲染一些江湖戏说的味道。“狱司”在个人的品级定位中是狱丞到狱史之间差不多,也就是从九品下(再低就只有流外官了。。。)因此按照唐代舆服制度,肯定是没有鱼袋这些配件的。

至于查找到的文献中提到的“银章青绶”一词,在唐代也是有一定品阶的官员才能使用的,因此只作为一点儿形式上的参考而已,让个人为“狱司”加了一个令牌,看作身份办事的证明。当然更多时候应该是直接用盖印公文或一些公章为证,会比较符合办事手续吧。

——以上说明全为个人所查用于创作的资料整理,并非科普,请大家正确理解,若有问题或建议,欢迎提出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章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青锋传 李二:我表弟过于给力 江山横刀美人香 手握兵马虎符,铁骑横推人间 棺越:开局便是冒牌货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大明:十岁科举状元,朝廷震惊 朕,剩者为王 大宋:大明没想到吧,我还活着 大明: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 火中重生:烈焰之魂! 明末:乱世崛起 三国:坑爹系统,我偏助刘不助曹 皇天无极经 都穿越了,谁还惯着你,造反! 抗战: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 大明,世界第一强国 回到大汉打天下 孟获,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