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6章 魏高祖? (第1/3页)

加入书签

<b></b>建安二十二年,五月五日。

趁天色朦胧之时,汉军乘舟舸从肥水向南撤军,刘备结束了首次北伐。

此次北伐,若从所得战况来看,淮西虽无较大的战果,但淮东进展颇大。如占据淮阴、钟离、盱台等淮南据点,除寿春未下外,汉军已将战线推至淮水沿线。

除了所得淮南城邑外,还斩擒孙观、朱光二将,擒获六七千魏卒,掠民约有四千户,所获军民合有三万人左右。在霍峻的主持下,尽数迁至淮南腹地,充实凋敝的江淮地区。

在淮北屯兵的曹操,得知刘备乘舟舸撤军后,考虑到瘟疫肆虐与水势大涨的原因,放弃了追击刘备的想法。继而召见诸将,下令大军撤退。

大帐内,驱邪用的熏香袅袅升起,刺鼻的气味在帐中弥漫开来,蚊虫不敢入帐。

孙权从人群中站出来,问道:“启禀大王,水贼乘舟舸遁走,不知跨江追击否?”

曹操捋须摇头,说道:“刘备兵力未损,舟舸进推从容。渡江追击,恐反遭水贼所败。今军中多疫,伤亡者不少,不如撤军休整。”

江淮夏季,河水水位大涨,刘备撤军从容,曹操作为知兵之人,今下自是不敢跨江冒险追击。

当然年岁渐老的曹操,经过多次南征的失败,心中已暂时默认南北分治的格局。今下不如求稳,逼退刘备的北伐便好。若是跨江追击失败,则又多生波澜。

且因南汉北魏的格局初现,曹操当下的心思已不在战争上,而是将精力放在稳固自己的统治上。如他该当周文王,还是自为汉高祖。

这周文王与汉高祖两人的不同,则是代表了曹操接下来该走哪条道路。是成为周文王,扫清称帝上的困难,便与曹丕称帝;还是成为汉高祖,由自己称帝建国。

思虑间,曹操看向夏侯惇,说道:“刘备举大兵北伐,多赖元让固守城郭,方保城池不失,君当多有功绩啊!”

夏侯惇睁着独眼,拱手说道:“臣不敢居功,八公山大营被刘备所据,险酿大错。幸得大王来援及时,否则臣则有愧于大王。”

夏侯惇之前的性格火爆,但随着年岁的增大,脾气渐渐改善了许多,不再因独眼而怒,能听得进忠言良语。之前夏侯惇也多有建议曹操先伐刘璋、张鲁,后顺江而下灭刘备,颇有坐镇一方将领之风。

今下的夏侯惇回到博望之战时,大概率会听取李典建议,不会深入追击刘备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青锋传 李二:我表弟过于给力 江山横刀美人香 手握兵马虎符,铁骑横推人间 棺越:开局便是冒牌货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大明:十岁科举状元,朝廷震惊 朕,剩者为王 大宋:大明没想到吧,我还活着 大明: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 火中重生:烈焰之魂! 明末:乱世崛起 三国:坑爹系统,我偏助刘不助曹 皇天无极经 都穿越了,谁还惯着你,造反! 抗战: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 大明,世界第一强国 回到大汉打天下 孟获,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