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5章 曹操面目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《汉纪·鲁王传》:“十四年冬,鲁文王(琦)患恶疾,以荆楚托与中祖。十五年正月,鲁文王薨,子溥嗣。”

建安十五年,二月,邺城。

州牧府上,议堂。

曹操持笔挥洒墨汁于巾帛之上,书写良久,一气呵成,遂搁笔于笔架上。

“德祖,且将此《求贤令》下达于地方诸县。”

曹操指了指杨修,说道:“自古以来,凡受命及中兴之君,皆是与贤人君子共治天下。今天下混乱,刘备、刘琦、刘璋等寇作乱南方,此乃求贤之急时也。”

“昔齐桓公霸春秋,得赖管仲相国;高皇帝治平天下,垂信陈平奔走。孤窃以为贤能之人,或非孝廉君子,望诸位替孤寻觅贤才,唯才是举。孤当得而用之,以让天下贤士大展胸中之才。”

“诺!”

杨修得见曹操诏令的开头,心中顿时一惊,以他的智慧岂能不知曹操诏令中的隐晦比喻。

然身在曹操左右多年,杨修早已隐约探得曹操的心思。脸色不变,双手捧着书有《求贤令》的巾帛,趋步退了下去,交予府上的刀笔吏抄写,下发于中原各地。

实际上曹操所写的求贤令,名为求贤令,实则表明自己的志向。如其开篇便言‘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’,落尾又语‘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’。

受命及中兴之君,容易理解,无非是指汉高祖刘邦及汉世祖刘秀。然其尾语中的‘明扬侧陋’中的典故,却是尧让位于舜。故而曹操所书的求贤令,或有唯才是举之意,但亦有登基称帝之心。

兴致甚高的曹操,问道:“今时铜雀台修筑何如?今岁能用否?”

“启禀丞相,铜雀台,今岁能用,已略有形状。”侍从答道。

“甚好!”

曹操点了点头,目光看向曹植,笑道:“子建素有文采,待铜雀台成,孤欲观我儿大作。”

“诺!”

曹植晃了晃,回神应道。

相较于铜雀台,曹植更念着那日在洛水匆忙见过的嫂嫂。

“报!”

初入丞相府的司马懿,举着荆楚的书信,匆匆入堂,拱手说道:“启禀丞相,荆楚暗报!”

“念!”

司马懿拆掉书信外的印泥,摊开浏览说道:“去岁冬,荆州牧刘琦身患恶疾,诏霍峻、刘磐、刘先三人入汉寿。”

曹操脸色微变,说道:“去岁冬,刘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青锋传 李二:我表弟过于给力 江山横刀美人香 手握兵马虎符,铁骑横推人间 棺越:开局便是冒牌货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大明:十岁科举状元,朝廷震惊 朕,剩者为王 大宋:大明没想到吧,我还活着 大明:我穿越成了朱元璋的孙子 火中重生:烈焰之魂! 明末:乱世崛起 三国:坑爹系统,我偏助刘不助曹 皇天无极经 都穿越了,谁还惯着你,造反! 抗战: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 大明,世界第一强国 回到大汉打天下 孟获,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